“致知在格物。”

        出自《大学》,意思为通过探究事物本质达到对真理的透彻认知。

        此题没有上一题的政治倾向,同样也不好答,因涉及到朱熹的“向外求理”与王阳明的“向内致良知”。

        朱熹主张需通过“格物”探索万物规律,以“天理”规范人欲;王阳明则认为“理”在于心,通过内省良知实现道德自觉。

        此题存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旦选错,极有可能文章就落了下乘。

        会试前两天,陈砚与杨夫子一同研读过焦志行的程文。

        焦志行当年信奉的是心学,不过在官场沉浮多年,应该不会单单只信一派之言,必要海纳百川,融会贯通方才能走得长远。

        真正的理想派是很难走到次辅这等位置。

        陈砚思索片刻,终究还是决定兼容一番。

        虽说投其所好是捷径,可如今他并不知主考所好在何处,极有可能马屁拍在马腿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www.w23d.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