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听到的就是这首歌最悦耳的副歌。

        这样一来,由于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只要转化了百分之一、甚至于哪怕是千分之一的听众去付费正版的整首歌,那都是优质客户。

        甚至于,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收费已经开始执行,一首歌只要有副歌火了,就会有许多机构、个人用来进行商业行为。而这,是需要付钱的。

        在这方面做的最出色的人,就是徐梁。

        是的没错,就是昔日那位与许松、汪苏隆并称Q音非主流三巨头的徐梁。

        不同于许松走传统音乐的路子、汪苏隆靠综艺维持人气——

        非主流三巨头中作曲天赋最强但唱功最弱的徐梁选择了转型幕后,并敏锐抓住移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彩铃时代的共通性,批量的创造出了适合时代的抖音神曲。

        而徐梁所采用的,就是这条彩铃时代遗留下来的路子,并加以改进,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下沉市场收割的财富密码。

        只不过有一点很可惜——

        因为跟风想赚快钱的傻逼太多了。

        抖音神曲的名声之所以败坏,就是因为太多想跟风赚快钱的傻逼完全不顾音乐市场的培养与发展,看风口来了,直接靠复制粘贴或者当裁缝来快速制造火歌捞一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