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后,复旦大学河南校友会副会长高会民同样对此表示了同意,并表示周易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完全就是错误的、是应该被纠正的。

        事情由此开始走向了一个未知的方向——

        23日,《南方都市报》著名记者、《南方周刊》著名编辑许庆亮同样在网上表达了自己对于周易新专辑《归藏》的不屑,称其为沽名钓誉之徒,甚至认为需要严查周易过去的考试成绩,并将周易所有歌曲全部贬低到了尘埃里。

        言辞之激进,再加上他的身份,直接让他成为了舆论漩涡的正中心!

        “我不知道周易整天疯疯癫癫的到底想干什么。

        “我认为他就是一只小丑猴子,抱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在秀屁股。我想他不应该学英文,他甚至都不配学英文,因为他的英语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是英文给了他名满世界的机会,是英文让他赚到了我们国家娱乐圈里所有人加一起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他却选择了背叛……”

        这是一场完全来自于娱乐圈之外的集体攻击,攻击周易的主体不再是那些网友、甚至于唱片公司私下买的水军,而是一个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共知识分子们。

        他们在网络上都有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追随者,甚至于许庆亮本人此前还夸过周易的英文专辑,结果这一次却对周易破口大骂,并直接删除了过去对周易的所有赞赏博文。

        当然了,这群人在网上还有一个自认为、且传播度极广的称呼——进步知识分子。

        如果说来自于南方报业的许庆亮只是让这一场奇怪的争端彻底浮出水面,那么25日,来自于新华社一位知名记者的下场则是彻底让这件事成为了焦点——

        2003年11月25日上午九点零七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