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的黎名与张雪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黎名与张雪友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旗下,可作为四大天王人气最高的存在,黎名在宝丽金内部却因为打压始终排在张雪友之下,成为了宝丽金二哥,各种金曲完全没有优先选择权。
只有在一哥张雪友挑完后,黎名才能够在次一轮中进行选择。哪怕有些歌黎名已经看中了,都被强行薅走交给张雪友来演唱。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98年,黎名熬到了合约到期转投索尼,成为了索尼一哥后才有所好转。可那个时候的黎名已经老了,没有了过去的进取心。
这也是为什么在进入21世纪后很多新时代年轻人会觉得黎名在四大天王里是不是有点混,怎么一首火遍大街小巷的国语歌都没有,连内地非粤语地区大部分听众耳熟能详的粤语歌都少。
但这个痛点在周易与林肯公园的身上并不存在——俩都是包办了作词作曲编曲甚至于乐器编排的存在。
收歌?收个屁!自己写不香?
理论上来讲,华纳男歌手的老三才是最幸福的那个——
周易与林肯公园全是自己一手包办专辑的一体机,老三反而有了别家唱片公司一哥的待遇,公司收来的歌随便挑。
“那倒也不能这么说,你毕竟常驻地不是美国,如果真被挑战成功了,那你刚刚营造出来的声威注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懂创作但懂炒作的钱江对此仍旧没有大意,在周易那见了鬼的目光注视下掏出了自己的记事本,思索间就又在几个活动的邀请上打了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