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条曲线:”看,这是损耗率与行业平均值的对比。经过我的调查询问,问题就出在白班、中班与夜班操作的交接程序上。上一班的工人下班时停掉了机器,下一班接班时再重新开机,这就造成了材料损耗的增加。”
科室和车间主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低声讨论。他们从来没想过,财务数据能这么准地指出生产的问题。
林秋水娓娓道来:”这不光是财务指标的事,而是全厂的事儿。每一支滤嘴棒,都是钱。咱们不能让它白白流走。我建议,三班交接时不停机,接班的班组早来五分钟,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就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
听到林秋水的分析和建议,大家不由得鼓掌叫好,人家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几次下来,厂里的人们都很佩服林秋水,说他是生产运行、成本消耗的诊断师。
秦主任这人处事活络,待人热情洋溢,见谁都能聊上几句。可是在办公室报销费用这事儿上,秦安和林秋水之间却产生了矛盾。
办公室日常事务多,报销费用的次数多,票据也多,里头不少票据有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费用不合理、票据没复写、票据不合规、不合理连号等等。林秋水工作认真,签字审核时严格把关,铁面无私,自然退回去不少有问题的票据。秦安好几次找林秋水,想跟他商量,希望他审核时别太严格,可林秋水始终坚持原则,以违反财务制度、要预防烟草行业和外面检查出问题为由,坚决拒绝了秦安的请求。
有一回,秦安拿着一张招待费发票来找林秋水签字,奇怪的是,发票上写的是采购办公用品。林秋水审核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由得皱起眉头,脸色严肃地说:”秦主任,这发票内容明显乱写啊,饭店怎么会卖办公用品呢?”
秦安满脸堆笑,想说服林秋水:”只要票据合法就行,内容不重要,你就签了吧。”
”这可没法签,不管是行业检查,还是税务局检查,这样的发票根本过不去。”林秋水态度坚决,一点不动摇。
”检查主要针对烟厂,咱们属于三产企业,一般没人来查。”秦安还存着侥幸心理,不死心地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