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烟火岁月 >
        那段时间,厂里先后派了好几拨人去西南地块实地勘察。带队的生产处长周保中回来就直奔厂长办公室:“秦厂长,我们仔细看了,那块地虽然也在西边,但离主泄洪渠道远,就算再遇上回那样的大水,也淹不到那儿。而且咱们可以要求把地基垫高,比周边都高出一截,彻底预防水患。”

        秦海生厂长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职工通勤、老厂区利用、地方政府支持,这几条都很实在。看来西南方案确实更稳妥。”

        不仅是职工这么想,工厂领导层也都倾向西南方案。西南那块开发区的地属于元水县,跟现在烟叶库区在同一县界,土地手续办起来能省不少事。更难得的是,元水县政府听说烟厂有意搬迁过去,态度格外积极热情,不仅答应提供地皮,还承诺配套建设一路开绿灯,“要什么给什么,绝不含糊”。

        厂领导们经过多次商量,意见都很一致,职工们反馈的情况也不错。大家都觉得,新厂区搬到西南方向,全面考虑了工作、生活和职工的各个方面,规划得很周到,所以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仔细想想,这背后有几个很实在的原因。

        西南方向那块待开发的地方,离老厂区和职工宿舍只有八公里的距离。对每天上下班的职工、尤其是中夜班的职工来说,这意味着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路上不用长时间奔波,通勤成本也能节省不少,人身安全也有保障。而且新老厂区离得近,老厂区还能得到合理利用,不至于搬走后荒废掉,造成浪费。

        厂里意见空前统一,仿佛搬迁西南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可谁也没想到,前期手续刚启动没多久,这个让人充满期待的计划,却不得不搁浅了。

        问题出在钱上。

        根据规定,这类基建技改项目,自有资金必须占到总投资的百分之三十,银行贷款不能超过百分之七十。而初步估算,整个搬迁工程至少需要三个亿。

        “九千万自有资金……”财务处长董玉芳面露难色,在厂长办公会上硬着头皮汇报,“秦厂长,各位领导,不是我不想办法,实在是困难……咱们现在每年勉强维持盈亏平衡就算不错,现在账面上能动的钱非常有限,九千万……咱们确实拿不出。”

        会议室里一时鸦雀无声。九千万,像一座无形的大山,轰然压在每个人心头,也阻断了搬迁的前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