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必修科目(不重要)”看绝对分数,90分以上A,89-75为B,依此类推。

        而“选修科目(重要)”,则看分数区间,全省排名前20%为A,前5%则是A+。

        这就有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散装省的这次新规,和全国几乎所有大学原有的“选拔制度”,不匹配。

        以前各个大学都是直接看分数线,最多再看个文理科,现在则要单独为散装省的奇葩规则设立一套体系。

        学生报考大学的复杂程度也急剧上升,除了分数,还要看特定科目的“等级”是否合格,每个专业的“等级”要求又不一样。

        相当于以前去餐厅吃饭,食客和老板都习惯用筷子吃,付人民币。

        现在城管跳了出来,说这样不行,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你得用脚吃,而且付款必须用三种以上不同货币。

        且边吃边唱《佤写不来情歌》。

        是不是晕了?晕了就对了,全省除了那几个不干人事的教育专家没晕,其他人都晕。

        规则都看不懂,你考鸡脖大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