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说的这么认真,皇帝沉吟,“不至于吧?”

        以皇帝的阅历,很难理解世上会有这种不会拐弯的性格。

        “我给您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韩舒宜忍着吐槽的欲望,“有年元宵,我生了风寒,不能出去看花灯,但是心里巴巴盼着,大哥就自告奋勇,说要给我带点特产回来,也好解一解寂寞。”

        “我便对大哥说,看见有粉兔子花灯,带一盏,要是看到有糖葫芦,就给我带两个。结果您猜怎么着?大哥他带了两盏粉兔子花灯回来!”现在说起这事,韩舒宜还是又好气又好笑的。

        当时韩大哥答的可振振有词了,“我看到糖葫芦了,当然要带两盏花灯了!”

        皇帝听的愣了愣,等反应过来时,爆笑出声,笑的腰都直不起来。

        他越想越好笑,居然笑的停不下来。

        韩舒宜看他这么开心,起初还忍着,最后也憋不住笑了。

        “虽然这是大哥十岁时的事,但他这么多年,性子也没怎么变化,不会灵通变化。”韩舒宜摇摇头,“我就担心,皇上您若是交了什么重要的差事,大哥再给办砸了,岂不是耽误事?”

        “也不尽然。”皇帝听过韩世衍的糗事,反而升起一个模糊的念头,“这世上没有不得用的人才,只有不会布置的上司,朕,会认真考虑的。”

        不过听了这些事,皇帝还是很舒心的,连些许小事爱妃都不避着他,可见一家人都是忠心为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