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少情则精确指出,芙蕖虽洁净素雅,却稍显寡淡,缺乏动人清韵。”
杜疏莹细品着这首诗的字眼,心中喃喃。
杜疏莹知晓这是对比,通过对芍药、芙蕖两种名花的贬抑,形成强烈反差。
巧妙地烘托出牡丹“真国色”的独特地位,让牡丹的高雅华贵脱颖而出,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度。
“真国色三字,更是堪称神来之笔!”裴岁晚手捧着题诗的纸张,不由地点头。
那三个字,直接完成了最后的升华。
“真”字斩钉截铁,强调牡丹国色天香的特质实至名归。
“国色”一词既描绘牡丹艳丽无双的外表,更赋予其代表国家的尊贵象征意义,将牡丹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动京城”的“动”字,以动态场景侧面烘托牡丹魅力。
花开时节,整个京城人潮涌动,皆为一睹牡丹芳容,生动展现出牡丹倾国倾城的吸引力。
那不是诗,那是一幅唯美画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