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告诉他们,让他们提出,以康王的名义,发斥责文书吗?
既然读懂了意思,自然要递台阶的。
不过此时,最开始附和赵构的汪伯彦,却是眉头紧锁,低头沉默不语。
赵构沉默良久,最终,颓然地挥了挥手,声音沙哑无力,道:
“也罢,就依卿等所奏吧。”
“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父皇和皇兄的安危,孤也是迫不得已,就由耿卿代笔吧……”
“然,檄文中对谌儿,务必言辞恳切,多言我等之无奈与牵挂,不可太过斥责他枉顾孝道,毕竟终究是受了小人蒙蔽……”
此刻,一副被形势所逼,忠臣死谏,最终不得不大义灭亲,实则内心痛苦不堪的仁厚叔父形象,被赵构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就在这时,汪伯彦却是突然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此举恐怕不妥。”
“嗯?”赵构目光锐利地扫向他。
就连耿南仲,黄潜善和杨惟中,此刻都向汪伯彦投去一个疑惑不解的眼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