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以一个少年的肩膀,试图扛起一个帝国坠落的天空。他的逃亡之路,是勇气与绝望交织的史诗;而他的最终结局,则是那个时代所有政治阴谋的典型牺牲品。”
——《南明的悲歌:1644年之前的权力与背叛》
“赵谌的悲剧在于他拥有足以成为象征的血统和一定的个人能力,却完全不具备与之匹配的实力和时运。”
——《剑桥中国宋代史》
“观其北渡黄河、西入关中的经历,可知此子绝非庸碌之辈,有隐忍,有决断。
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事。然历史没有给他时间,更没有给他舞台。他的‘暴卒’,为南宋初年那段最微妙也最黑暗的权力过渡期,写下了一个充满问号的注脚。”
——《靖康之变:人物与命运》
看完点评,赵谌砸了咂嘴。
相比于之前的几次点评,要么夸赞,要么各种热血演义,这次的点评颇感沉重。
赵谌自然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史料越发详实的缘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