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17师3团的官兵可说是从头到脚武装到了牙齿,每人配长短两支枪只是标配,每个排还加强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一门60毫米迫击炮。
加上每个连都配置的火力支援排,现在3团的一个连就有3挺马克沁重机枪和3门迫击炮,轻机枪更是一个班一挺,即使是正面硬钢一个鬼子中队都不虚的,更不要说是有战壕作为依托的防御战。
而17师的步兵都是久经战阵的西北老兵,属于是战打老了的老兵油子。在武器简陋时都能跟鬼子一个旅团死战不退,现在拿着比鬼子还要精良的装备,又经过了佣兵团几个月的训练整编,不论是士气还是斗志都远超以前。
也许战斗力和战斗技能还需要通过战斗来检验,但肉眼可见的是,起码每个人都比以前要壮实了不少,什么耐力体力,在佣兵团严格的训练和足够营养的伙食供应下,全都有了质的飞跃。
所以两个营近一千官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就斗志昂扬地向前沿阵地开进。
……
与此同时,在浦口战场的西南部一个叫做慈湖村的江边小村子,也爆发了一场战斗。
其实这场小规模的战斗说成是一场偷袭战更为贴切。
慈湖村是南京长江上游的一个小村子,这里是长江上下一百公里内河道相对比较窄的一处,由于上游游一公里处是一个弯道,所以江流不是那么湍急,就被日军选为了登陆渡口。
平时慈湖村就只有二十几户人家,都是靠水吃饭的渔民。
当然,现在村子已经被鬼子占领,村里的老百姓没有逃的都被鬼子残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