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综合其他 > 佣兵1929 >
        而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国军部队面对日军的进攻时,大多都是采用被动防御的战术。有时候明明兵力占据优势,但由于战术思想保守,部队装备落后,却只是一味防守,不敢主动出击,给了鬼子从容布局,各个击破的机会。

        当然,国军也有敢于发动反击,从而取得局部胜利的例子。比如在抗战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描述的台儿庄战役,就是局部反突击战的经典战例。

        一般小规模的反突击战,由于此时自动武器还未普及,在反击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近距离混战和白刃战,反击的部队要么冲垮敌人,要么全军覆没,很少有全身而退的情况。

        而佣兵团的反突击战术看似也是近战,但由于自动火力非常密集,杀伤力很大,能够很短时间内在自己的前方造成一片真空区。

        赵青虎他们都是一梭子打完就撤,根本不给鬼子上来拼命的机会。

        而且突击队后面还有新的突击队进行支援和接应,可进可退,战术上更加灵活自如。

        这种反突击战术在佣兵团所属部队里都是必修课,属于周文首创的反击战术,他称之为短促突击。

        这个战术虽说是周大公子首创,但他却是借用了几年后才爆发的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的反击战术。

        在那场冰天雪地的冬季战争中,处于防守一方,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芬兰军队,经常将索米冲锋-枪集中起来使用,在局部战场发起反击。

        这种反击讲究一个突然性和短促性,不给你有反应的时间。

        芬军小分队披着雪地披风,隐蔽在冰天雪地中,在苏军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突然开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