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更是深知后辈才是希望的道理,将大量资源投到了日常教育上。

        他定下规矩:

        一社必设一学堂,号为“社学”,有教民启蒙、识文断句,并研读自己以《太平经》为基础,编修出的书册之责。

        用孙恩的话来说,

        毕竟甘棠宫众卿们可以对那让自己看不顺眼的书动手动脚,却不能在明面上批判它,封禁它。

        到底是开国者的遗宝,是共和燕国的“国本”。

        只要他们还想趴在先人的遗泽上吸血吃肉,便只能忍受它的存在。

        总而言之,

        在燕国并为大汉的辽地数郡之后,

        在太学的风气被和帝纠正,并开设新的学科之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