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觉得,既然自己有机会又有能力,替后人保存一些典籍,也是好的。
像西门豹用来给喜的两个孙儿启蒙的《史籀篇》,其书在后世,便已经失传。
学者们只能从各色书籍中,或者考古中,搜寻到部分篇章,进行整合。
这种用于启蒙,流传极为广泛的典籍,都不见了踪影,更不用说,那些更加珍贵的著作了。
只是此时,极大部分的书简,都存于诸侯和周天子手中。
各地贵族,基本只有部分典籍传家。
何博无法离开漳水流域太远,去往洛邑成周之地,去那老子李耳曾经工作过的守藏室中,观看更加久远的古书。
所以,
何博只能逮着西门豹这一只羊薅了。
毕竟西门豹是经历了儒门弟子的正式教育,并且为官多年,读过不少典籍的。
哪怕何博只是记下他脑子里的书籍著作,对后世来说,仍旧是一大贡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