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六月,隆庆皇帝大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拱以元辅的身份,上了道奏疏,这道奏疏冗长,但是里面有一句是[上若或有未经发拟,径自内批者,容臣等执奏明白,方可施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未曾发内阁拟票的奏疏,皇帝直接批奏的,需要让廷臣们面奏皇帝,询问明白,才能施行。

        高拱不仅说十岁人主不能治天下,还给出了具体的限制,皇帝不能绕开文渊阁,擅自批奏。

        皇帝未经发拟,径自内批。

        就这一句话,才真正的触了李太后的忌讳。

        皇帝批阅奏疏,能用径自二字吗?!

        所以,为了能让皇帝专管,本该在文华殿后间读书的小皇帝,被抬到了前殿,坐在月台上,一边读书一边听廷臣们吵架。

        这二十七位廷臣,不多久,也就习惯了这种廷议的方式。

        冯保此时丝毫不怯,嗤笑一声,看着杨博说道:“哼!咱家坐在这里,自然是太后和陛下信任,才让咱家过来盯着你们!宫里的事儿,还轮不到你们插嘴!”

        “宫外的事儿,你们要管!宫内的事儿,你们也要管!”

        “是不是陛下吃什么,你们也要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