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手段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宋朝屡见不鲜。
北宋之时不抑兼并,大灾一来简直是遍地流民,宋国官府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将灾民中的青壮编练成厢军。
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次都这样,就相当于国家养了一群只能吃饭却不能打仗的军队。
所谓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问题,冗兵就是这么产生的。
到最后这个连王安石变法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竟然被南下的金军解决了,只能说历史自有黑色幽默存在的。
不可否认的是,动不动就吸纳流民进入军队实属饮鸩止渴。
现在张浚竟然想要开历史的倒车可还行?
而且这么干,两淮的民生还要不要了?
虞允文的当廷抗辩起到了效果,张浚的奏疏被留中不发。
但第二天,官家与宰执达成了协议,让张浚与陈俊卿一齐出发,张浚负责组织募兵,而陈俊卿则要清理屯田,安抚流民,准备春耕,由东平军新任总管张白鱼护送陈俊卿去做此事。
为了安抚虞允文,陈俊卿此番并不是只在淮东清理屯田,而是清理两淮的屯田,算是极大的扩展了权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