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午时,也就是在辛弃疾等人从费县出发的同一时间。

        刘淮回到了他忠诚的忠义大军前军。

        他在这一路上对兵灾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仅仅是军队有组织有纪律的掠夺与杀戮才可以被称作兵灾,一支被打散的小股游勇,甚至一个已经化为土匪的兵卒都会造成超出想象的危害。

        刘淮亲眼看见一名兵痞将火把扔进谷仓里,轻易的用一个动作毁掉了这一家一年的收成;也亲眼见到只是一小队骑兵就将一座村子所有村民惊得停止了生产生活,狼狈逃难。

        刘淮一开始还在试图以个人勇武去管一管,但斩了几名女真人之后,他就立即明白了。

        这种规模的恶性事件,不是他这区区几人能解决的。

        能解决集体事件的也只有集体。

        就连天平军这种草台班子都可以算作可以依靠的集体,更别说更胜一筹的忠义大军了。

        而且,刘淮从来都是统兵大将,军政团体的首领人物,而不是行侠仗义的游侠儿。

        所以,刘淮近乎强迫着自己将零星兵灾放之脑后,沿着浚河一路东行,最终越过了已经戒严的临沂城。

        在经历两次与斥候的缠斗后,刘淮终于遇到了忠义军的探马,并被引着渡河,回到了前军此时的驻地:勾家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