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辛弃疾,没有想到这厮竟然又将解决方法推到他的头上。

        “我若是有办法,就不用在这里发愁了。”

        刘淮强行将辛弃疾摁回到座位上,摇头说道:“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是这个时代的限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

        因为平日里与刘淮交流许多,因此辛弃疾倒也跟得上刘淮的思路,却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还是有些好奇:“大郎,你说的时代限制是什么意思?”

        刘淮叹了口气说道:“我举个例子,周朝为什么要分封召公的儿子为燕侯克,而不是直接掌握呢?”

        辛弃疾自然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立即回道:“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

        当时兖州之地都是东夷人的地盘,而且四方道路难行,因此只能分封诸侯来作主,周天子也无法掌握天下。”

        刘淮点头:“后来官道与驰道建立,驿所制度也完善之后,信使可以骑着战马,以接力的方式在一月之内将中枢命令传达到四面八方。

        大军也可以通过运河与官道向四面八方驰骋,平定叛乱,才算是将周天子分封的土地收归成了汉家故土。”

        “但是官道不是一天建立的,运河也不是一日开凿的,成周八百年直到秦朝之时才初步完成,即便这样汉初的时候关东依旧需要分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