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知道了,你快说。”
石琚再次犹豫片刻:“大郎君,凡能成大事者,必然是要有自己心腹的。
史书上许多人败亡,要么是没有给心腹带来足够好处,致使心腹离散;
要么就是给少量心腹带来过多好处,损害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大郎君想要做的,乃是将汉军上下外加平民百姓全都视作心腹,这不是不成,而是世上的钱粮是有数的,如此多的心腹,大郎君不可能都将他们喂饱的。
倒不如拉住卫所指挥使、都尉、校尉等人,让他们富贵绵延,从而世代对郎君忠心耿耿。”
刘淮倒也不奇怪石琚的说法,甚至还有些满意于石琚的真知灼见。
因为经过石琚的这番完善,几乎已经将朱元璋版的卫所制度造出来了。
而这套卫所制度有多强悍呢?
到明朝立国二百多年,国运如同风中残烛的时候,竟然还能拉出来十余万卫所兵上战场打决战。
而那些已经事实上成为军事贵族的千户百户,也在一直为明朝贡献张居正、戚继光等文武人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