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要维持军心士气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前方军情未明,说不得抵达战场之后就得立即投入战斗,刘淮也不可能将麾下精锐搞得精疲力竭,再被金军占个以逸待劳的便宜。
事实上,此时刘淮别说了解战场究竟是什么情况了,就连如今金军已经攻入徐州,还是依旧在啃宿州都不知道。
不过刘淮有个预感,随着距离中原越来越近,军情很快就能探查清楚了。
果真,就在傍晚暑气渐消之时,魏昌亲自带着一名军使走进了帅帐:“阿兄,刚刚咱们的游骑接应到了阿爹那边派来的军使。”
军使不知道是累得,还是因为松了一口气后浑身酸软,直接瘫坐于地,并从怀中掏出一个木匣:“都统郎君,元帅就在蕲县被金贼围攻,金贼来了一万五千众的精锐甲骑,还携带许多火药,我出发那一日,也就是七月初四,金贼炸开了城门,却被我军堵住,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还望都统郎君速速来援。”
短短几句话让刘淮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听到蕲县城门已经被金贼炸开后,他几乎已经站了起来,却还是强忍着内心波动,捏住了手中木匣,作出一副大将之风的姿态。
“行,我知道了。”刘淮对着魏昌说道:“阿昌,你现在去寻一些吃食清水,让他就在此地吃饭歇息。”
魏昌走后,刘淮方才打开木匣,从其中取出数封书信,继续问道:“你是七月初四出发,今日七月初九,为何用了这么长时间方才到单州?”
军使立即说道:“不敢瞒都统郎君,我们几人分散向各地传讯,我去往河北走的是归德府,抵达曹州渡河之时,从知县处得知大郎君已经率军南下,我又折身回来追赶,方才耽搁了时间。”
刘淮一边缓缓点头,一边一目十行的看着书信。
其中言语十分详细,笔迹却是十分潦草,一看就知道是在仓促中写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