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横那边就相对简单许多,李显忠见到李横的军使之后,一听军情就知道要坏菜,立即派遣大将戴皋率领七千兵马前去接应,好歹将李横所部的几千残兵败将收拢了回来。

        四封军报,一封堪称名垂史册的大捷,三封则是毋庸置疑的惨败,让张浚张相公心门轰隆作响,整个人也感觉忽上忽下,情绪跳动之剧烈,使得他差点就成了隆兴北伐以来,第一名殉国的相公。

        虞允文看着手中文书,来来回回的翻阅,心中竟然一时间茫然起来。

        “虞……虞相公,如今这番局势,你也看到了。可还有说法?”

        张浚瘫坐在椅子上,捂着胸口,额头上的汗珠依旧不断落下,脸上颓然至极:“咱们再不有所动作,待到军情在朝中传开,主和派的小人就又要上位,北伐事业,又将付诸东流了。”

        速胜派与投降派从来都是一体两面,这些人往往在胜一场的时候,就会觉得对面要亡国;败一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要亡国。

        他们根本认识不到,战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持久战才是常态。

        很可惜的是,从此次隆兴北伐仓促开始就可以看出来,宋国内部速胜派太多了,在经历三场大败之后,这些人很有可能就会转变成投降派,开始鼓吹若不停战就会国将不国。

        虞允文叹了口气,抬头瞥了张浚一眼。

        最大的速胜派不就是你张浚张相公吗?

        若不是你不停的谋夺江淮宣抚使的位置,想要在有生之年率军北伐,以成不世之功业,这场隆兴北伐本不应该在此时就发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