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河的治理工作早就已经展开,罗谷子与梁球二人早在开封府还没有收复的时候,就已经在黄河河道上实地考察了好几次。

        而随着汉军势力范围的扩大,与格物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技术官僚参与到了治河大业之中。

        经历了无数的研讨与计算后,罗谷子做出个了结论。

        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老臣,大概是看不到黄河彻底治理好的那天了。

        不过好消息是刘淮还年轻,可以将政策以一贯之地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将黄河治理成七七八八的。

        这番话虽然充满了愚公移山般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却也向刘淮昭示着一个事实。

        哪怕不考虑漕运,治理黄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许多人呕心沥血一生方才能做到。

        “治理黄河之事,自有罗先生去抓总,李相公继续着手恢复河南民生。”刘淮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不过,在以工代赈上,李相公还是要与罗先生齐心协力才对。”

        李通连忙应诺:“除此之外,大郎君是不是要亲自上门吊唁?”

        刘淮放下手中弓箭,诧异回头看向李通:“这又是何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