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知道史浩为何会如此郑重其事,却还是尊重了宰相的权力,任由史浩将所有皇宫侍卫内臣女官全都撵出了宫殿。

        直到福宁殿中只剩下赵眘与史浩两人之后,史浩方才躬身出言:“官家,臣此番前来,是有要事相报!”

        赵眘也变得有些紧张:“大师傅请坐,如今天还没塌,你我之间还是可以放肆言语的。”

        史浩摇头,随后从怀中掏出了厚厚一本文书,双手奉上:“臣弹劾当朝左相虞允文、四川制置使陆游、靖难大军节度使刘淮,三人沆瀣一气,视国家政令于无物,致使大宋有倾覆之忧,还望官家明察。”

        在史浩说出第一个名字的时候,赵眘就已经愣住,直到片刻之后方才喘着粗气,稳住了心神。

        他看着史浩双手奉上的文书后,微微叹气说道:“大师傅,你知道朕一旦将这封文书接过来,会有什么后果吗?”

        史浩同样喟然以对:“臣自然是知道的,不如说臣在写这封弹劾奏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不过臣乃是国家重臣,当朝宰相,万万没有发现倾覆国家危急,却视而不见的道理。”

        赵眘在沉默半晌之后,终于是接过奏疏,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大师傅,朕今日先与你约好,既然大师傅乃是私下里来找我,那就不是君臣问对,而是师徒论学,无论这封奏疏对错,咱们都就此揭过,大事化小可好?”

        史浩心中微微放松,然而表情则还是坚毅如常:“唯陛下之命是从。”

        史浩这次弹劾就相当于直接与虞允文打决战,并且将刘淮与陆游也拉了进来,颇有一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姿态。

        平心而论,这不是标准的政治斗争起手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