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佳作跃然纸上,被木牌高高举起,皆是苏云近日从诗会中精心挑选的佳作。

        红布覆盖其上,颇有几分中举放榜的庄重之感。

        张源来含笑道:“看来这位苏公子,确是下了番苦功,胸有成竹啊。”

        何孝却持不同见解,他深知草堂诗会虽由苏云创办,但诗会诗社之风早已盛行。

        诸多九大姓的子弟纷纷效仿,组建诗会,苏云不过后来者。那些热爱吟诗作赋、崇尚文学之人,早已投身老牌诗会之中。

        草堂诗会一年来未有佳作流传,只能依靠银两支撑,渐渐落得“草包诗社”之名。

        要知道,佳作难得,大齐儒生众多,然“无病呻吟”者亦不在少数。

        苏云出手不凡,给二楼、三楼乃至五楼的宾客有所遗漏,特地派遣下人,每人送上一份糕点手札礼。

        红布揭开,每展示一首诗作,便有下人跑上跑下奉上抄录的原文。

        戏班声伎轻高声念道:“《咏秋》,胡大家所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