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姨!”江寒和沈砚之异口同声地喊道,快步迎了上去。

        寒姨翻身下马,从布包里取出一盏绣好的梅花灯笼,递给沈砚之:“廊下的灯笼,还差这一盏,我给补上了。”

        沈砚之接过灯笼,眼眶有些发红:“您终于回来了。”

        寒姨看着庭院中亮着的灯笼,又看了看江寒拇指上的玉扳指,眼中满是欣慰:“看来,‘神仙渡’的前辈,终究是渡了咱们。”

        江寒想起在“神仙渡”的三问,想起苏墨前辈的金玉手,忽然明白——所谓“神仙渡”,从来都不是等着神仙来渡,而是用自己的勇气和情义,去唤醒身边人的大义;所谓“金玉手”,也不只是一枚玉扳指,更是那份藏在心底的仁心与侠骨。

        那日之后,不羡仙的名声传遍了江南武林。人们都说,不羡仙有沈砚之的“寒川剑”,有寒姨的“寒梅剑”,还有江寒手中能保命护身的“金玉扳指”,是江南武林的守护神。

        而“神仙渡”的祠里,苏墨依旧坐在石案旁,把玩着新打造的一枚玉扳指。石案上的密信早已收起,只余下“渡人渡心”的刻字,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他知道,江湖路还长,风波或许还会有,但只要还有像江寒、沈砚之这样的人在,这江湖,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江寒也时常会去“神仙渡”看望苏墨,有时会带一壶碧螺春,有时会讲一讲不羡仙的趣事。每次去,他都会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想起那个风雪交加的冬日,他在祠中三问“神仙渡”,最终换来金玉手的守护——那不仅是他的保命符,更是他心中的一份信念,一份关于情义与大义的信念。

        往后的岁月里,每当江南武林遇到危难,人们总会看到一道金芒从“神仙渡”升起,伴随着不羡仙的刀光剑影,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而江寒也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侠者,他手中的短刀,拇指上的玉扳指,还有心中那份“渡人渡心”的信念,都成了江南武林中一段不朽的传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www.w23d.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