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了解,他愈发觉得修书的意义重大。

        因为这时代的书,不像后世那般,虽然印刷术已经普及,但敝帚自珍的现象太严重了,很多书都是孤本,并未得到传播。

        但,谁让朱棣是皇帝呢,一旨令下:交书者赏,藏书者罚!

        大量的孤本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上至先秦,下至前朝,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书籍现世。

        可以预见,若无这次修书总动员,很多书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更让李青惊喜的是,很多被统治者掩藏的真相,随着这次修书也浮出水面。

        要知道,史书不只官方修,民间也有不少饱学之士,暗戳戳的修史,而后一代代流传下去。

        相比官方的政治正确,他们的真实性更高。

        而朱棣对这一现象,也做出了正向决策,出现冲突时,不可因出身来判定对错,哪个更合逻辑,更合乎情理,以哪个为标准。

        不涉及本朝,官员们自然能无所顾忌,遵旨照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