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个人终端上,正分屏显示着数十个来自生态监测系统的实时画面。

        他看到王浩的团队在生态箱前,为一种新型共生菌落的成功培育而相拥欢呼。

        他也看到“失败者研究会”的成员们,在又一次“成功”的失败后,笑得前仰后合,毫无芥蒂地分享着彼此的失误。

        他看到了白天的极致“内卷”,也看到了夜晚的尽情“不务正业”。

        这一切,都落在他眼中。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如同温水般,缓缓浸透四肢百骸。

        他所做的一切,不是要培养一群只会考试的机器,也不是要打造一个无菌的精英象牙塔。

        他要的,是一个生态。

        一个允许犯错、鼓励“不务正业”、能够自我调节、自我进化的生态。

        一个能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并迸发出无限创造力的生态。

        现在,这个生态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