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次。
一亿次!
数亿次的模拟中,微光子以不同的能量级别、不同的脉冲频率、不同的入射角度,去冲击那些模拟中已经“死亡”的神经元。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参数调整。
终于,在推演进行到第三亿七千万次的时候,模型中,一个原本已经彻底失去活性连接的神经元,在一种特定频率的光子脉冲刺激下,它的生物电信号,出现了一次微弱到几乎无法捕捉的……跳动!
第259章:用“羲和”再生神经!
理论可行!
在获得理论支撑后,他们立刻向学校递交了活体实验申请。
没有丝毫的拖延,申请在半小时内,就被批准。
实验,获准在小白鼠身上进行。
医学院,P4级别生物实验室内,空气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