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培养“跨界”的“解题者”
龙河大学的内部教授论坛,一个平日里只有在发布重大科研合作或学术讲座通知时才会活跃的平台,此刻却前所未有地沸腾了。
一个标题被鲜红色加粗的帖子,在短短数小时内,点击量和回复数便突破了历史记录。
【关于本学期“晋级考核”35%通过率的合理性探讨】
这行冷静克制的标题之下,是火山喷发般的焦虑与质疑。
“我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三分之二的学生,整整三分之二!他们将在学期一开始就背上‘重修’的标签,这对一群刚刚从高考独木桥上杀出来的天之骄子而言,自信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何校长的标准,是否过于严苛了?”
发帖人是社会学院的一位年轻讲师,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忧虑。
帖子下方,回复如潮水般涌来。
“何止是严苛,简直是荒谬!我看了物理学院的卷子,里面有一道大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高能粒子束诱导基因突变’的生物学实验模型!我的天,我们的学生是物理学家,不是上帝!”
“医学院的也不遑多让,一道压轴题,竟然是‘论战时极端环境下,利用现有单兵装备进行紧急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案’。我带了三十年临床医学博士,我都不敢说我能答好这道题!这让一群大一新生怎么做?这根本不科学,完全违背了我们现代教育‘术业有专攻’的基本原则!”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着他的震动与不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