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群先将一张半透明的蝉翼宣铺在案上,用镇纸轻轻压好,随后取过一方端砚,开始慢条斯理地研墨。
学习历史,让他有很多的时间都在跟一些古籍和古代艺术品打交道,练就了一副沉稳无比的心境。
行文时动作不急不躁,研墨的力道均匀,墨条在砚台上划出细腻的弧线,很快便研出了一汪浓稠的墨汁,散发出淡淡的松烟香。
王浩则直接打开工具箱,里面赫然放着一把小巧的刻刀和几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
他拿起一块石板放在桌上,蘸了蘸特制的黑色颜料,大笔一挥便在石板上落下了第一个字。
陆离忍不住点头惊叹。
王浩的握笔姿势很特别,手指紧握笔杆,手腕几乎不动,全靠手臂的力量带动,笔下的笔画粗壮有力,边缘带着些许不规则的飞白,真有几分凿石刻字的粗犷感。
凿刻这种技法,会用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能够练到王浩这个实力,可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镜头在两人之间来回切换,杨群的小楷已经写了三行,字迹娟秀工整,笔画纤细如发丝,却笔笔有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个字,透着一股雨后山林的清新雅致。
笔尖在宣纸上轻轻游走,连勾连的笔画都处理得极为精致,仿佛在纸上绣出了一幅山水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