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场大门缓缓开启,韩山四人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考场。

        考场内,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椅,弥漫着墨香的考卷,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考试的重要性。

        四人各自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监考官员开始分发考卷。

        韩山接过考卷,目光迅速扫过题目,心中微微一紧。

        此次科考的题目,不仅涵盖了经史子集的内容,还涉及诸多时事策论,甚至有一道关于边疆军事防御的题目,显然是皇孙殿下想要选拔出真正有治国安邦才能的人才。

        韩山定了定神,提笔开始作答。

        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凭借着这段时间与兄弟们研究兵法策论的成果,以及对经史典籍的深刻理解,将自己的见解一一写下。

        王宇则眉头紧皱,面对一些较为生僻的经史题目,思索良久才缓缓落笔。

        他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如韩家兄弟,只能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认真的态度,尽力发挥。

        李明浩倒是显得沉稳许多,他的思维敏捷,对于时事策论类题目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写关于江南地区水利建设的策论时,他想到了杨士奇在江南办学堂时可能采取的因地制宜的方法,将这些想法融入到自己的答案中,希望能够脱颖而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