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义将卷宗按地域分装成十二摞,指尖叩着最顶上的江南卷宗:“苏州府的学堂选址须定在城郭东南,那里漕运便利,砖瓦木料能顺着运河直抵工地。”

        身旁的主事匆匆提笔记录,忽然抬头道:“大人,皇城送来文书,说孔家嫡孙孔彦缙递了折子,想荐十位族中子弟去儒学学堂当先生。”

        杨思义捏着胡须的手指一顿。

        孔家是天下儒学的脸面,按常理该卖这个情面。

        可他想起早朝时皇孙望着群臣的眼神,那双眼分明看透了所有人的心思。

        他沉吟片刻:“回文给皇城,就说先生遴选需经皇孙亲审,让孔家子弟先备着策论,三日后递到东宫。”

        此时东宫偏殿内,朱雄英正对着一幅大明舆图出神。

        图上用朱砂圈出的三十六个红点,都是首批要建学堂的州府。

        小太监轻手轻脚进来,将青瓷茶盏搁在案边:“殿下,工部递了样册,说格物堂的沙盘和铜制天球仪都已造好。”

        “拿来看看。”朱雄英指尖点在皇城的位置,那里是首个要落成的格物堂。

        铜制天球仪被宫人抬进来时,阳光下的铜环泛着冷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