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扩建粮仓的第一批砖石运抵应天城外。

        负责押运的驿卒发现,每块青砖上都刻着细小的编号,砖窑工匠的名字烙在侧面。

        工部派来的监工说,这是皇孙殿下特意吩咐的,哪块砖出了问题,能直接查到烧窑的匠人。

        与此同时,朱雄英正在暖阁里看着新绘制的全国粮仓储量图。

        湖广的红点最密集,杨思义在旁边标注:“襄阳府已建成十五座新仓,余下的下月便可完工。”

        “让湖广把多余的粮食调运到北平。”朱雄英用朱笔在地图上画了条线。

        杨思义赶紧记下:“臣这就安排漕运司准备船只。只是黄河秋汛将至,怕是会耽误行程。”

        “让工部把新造的水闸图纸发下去。”朱雄英想起上月看过的水力机械图,“在徐州段修两座节制闸,既能防洪又能调节水位,正好试试新法子。”

        正说着,太监捧着个鎏金托盘进来,上面摆着几颗饱满的玉米。

        这是西洋传教士刚进贡的作物,朱雄英拿起一颗剥开,金红色的籽粒在阳光下闪着光:“杨尚书见过这东西吗?”

        杨思义摇头:“看着像粟米,却比粟米大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