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技术的本质是在用声学物理重塑时空——通过共鸣腔缩放改变心理距离,利用泛音结构构建历史纵深感,最终在4分钟里完成从个体低语到时代交响的声景演变。”

        “评委老师,这个问题我解释清楚了吗?”

        “……”评委已经麻木了,整个人呆若木鸡。

        “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

        “既然评委老师还有疑问,那我就从头到尾详细解释一遍。”

        “开头‘你是遥遥的路’我用了30%气声加70%真声,为的是制造朦胧感,模仿耳语倾诉效果,符合歌词‘遥遥的路’的时空距离感,气声的脆弱感暗合我们作为传承者的谦卑姿态……”

        “‘山野大雾里的灯’的‘灯’字我用了鼻腔共鸣控制,并且做了渐弱收音,尾音下落时加入0.5秒延迟混响效果,使声音具有穿透雾气的指向性……”

        “这句‘见你未见的世界’,我用了半声过渡技术进行声音的动态平衡,声带从真声的厚振动向假声的薄振动进行线性过渡,营造了未尽之言的留白,符合东方美学中欲说还休的含蓄表达……”

        “‘梦你所梦的团圆’这里的‘梦’字,用的是强混声面罩共鸣来构建共鸣,将声能密度提高了一倍,使虚幻概念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声浪,同时高频泛音模拟钟磬余韵,暗合盛世华夏的庄重感……”

        看着舞台上李雨晴侃侃而谈,屏幕内外,不知道多少人被惊得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只有一句话在回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