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的装备是有一个复杂流程的,设计、生产、试飞、定型……这样一系列的流程之后,战机才会进入到部队,而且,首批装备的部队,是以掌握飞机性能为主的,等这些种子部队训练一两年之后,经验传授开,这款战机才算是真正具备了战斗力。

        原版的T-10-1,在77年的时候开始了首飞,两年之后,叙驼的六架米格-23和大卫的两架F-15对抗,结果让老毛子大吃一惊,发现F-15的性能远超预期。

        总设计师西蒙诺夫顶着风险,决定大幅度修改。

        全新造的T-10S,算是能在性能上压过F-15了,但是进度也大幅度拖延!

        81年4月,新机首飞成功,折腾到83年12月,经历了六次坠机,两名试飞员牺牲之后,这款飞机终于定型!

        但是,这只是机体完备了,发动机也成熟了,只是……雷达呢?

        因为超重的雷达,已经被命名为苏-27的战机,再次开始了改进,减重,打孔,导致了软骨病之后,飞机在85年,才真正送到了部队的手里。

        而现在,就算是用上了东方的航电,没有了软骨病,这款飞机,也就刚刚定型而已,在这种时候参与战斗,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是,老毛子也没的选择。

        九十年代,东方引进了大量的苏-27战机,第一次获得了中距拦截能力,非常高兴,但是,在南边执行任务的时候,只要遭到干扰,屏幕上就是一片雪花,而相比之下,己方的歼八,使用了国产雷达的款式,反倒可以在复杂的电磁干扰中发现并且锁定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