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思考片刻:“王教授,既然国家队在研制氢氧火箭发动机,那我们何不换一个技术路线?”
“什么?”
“氢氧发动机有很多优点,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首先,液氢的密度太小,需要的燃料泵就得足够强劲,其次,液氢的温度低,给加注和储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最后,液氢带来的氢脆问题,几乎无解,所谓的多次重复使用,并不保险……”
液氢的温度是14K,也就是零下两百五十度左右,和绝对零度就差十几度,而液氧的温度则是154K,也就是零下一百二十摄氏度左右,这两者的温度,就差了一百三四十摄氏度!
在火箭上,不仅仅液氢和液氧的燃料罐要对外隔热,在内部,彼此之间也要隔绝热量,否则液氢就会把液氧给冻住,液氢搞不好还会气化!
液氢的密度太小,毕竟氢的分子量就是最小的,这样一来,想要储存足够多的燃料,就得有大号的燃料箱,后世的氢能源汽车也面临这些问题。
而最严重的,就是氢脆。
分子量最小的氢,很容易钻到其他分子的间隙之中,让这些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容易变脆,一次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没问题,但是要多次重复使用,那可就有问题了,至于氢能源汽车……
“是啊,这是液氢的问题,不过……貌似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啊,亮子,你难道要推荐咱们搞液氧煤油路线?”
美国佬和西欧选择液氢液氧路线,而俄国是用液氧煤油,总之,毒火箭是最不受欢迎的,属于早就淘汰的了。
液氧煤油,只有俄国一家完成,原因很多,比如说,美国佬也搞过,但是解决不了发动机结焦问题,所以转向了氢氧发动机路线,很多年后才知道,俄国用的,也是某一块油田里特殊的原油提炼出来的高纯度煤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