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帕奇发展到AH-64D型的时候,旋翼顶部增加了一个大南瓜,里面就是大名鼎鼎的AN/APG-78“长弓”火控雷达,早期探测距离只有八公里,但是对直升机来说,已经足够了,后期则增加到了十六公里。
毫米波雷达体积小,耗电量低,精度高,劣势就是探测距离近,但是对直升机来说,本来就是打击几公里之内目标使用的,这个劣势无所谓,而毫米波雷达的使用,让它在恶劣天气中,也能发起攻击,这是其他光学瞄准系统不能比的。
挂载上使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海尔法导弹,这简直就是绝配!
不过,由于要在旋翼顶部安装雷达,旋翼的构造会更复杂,己方的工程师能不能想出穿过旋翼桨箍的工程方案来还不知道。
激光制导则分成两种,激光驾束制导,是指载机发射一道激光束,导弹沿着激光束飞行,就像是骑在激光束上的一样,这种技术路线,只能载机自身来制导,A射B导就甭想了。
另一种,激光半主动制导,就是和半主动雷达引导差不多,激光束打过去,反射回来,进入导弹的激光接收装置内,调整自己的轨迹,准确地飞向目标,这个激光束,可以是其他飞机,也可以是地面人员手持的激光照射装置,同时,激光束需要编码,因为在战场上,肯定是大量的导弹一起发射的。
第284章红箭八,也是在长安研发的!
至于红外成像,这个简单,目前空空导弹就在按照这个方式来改进,但是它的缺陷也很明显:价格肯定是最贵的,都贵在那个导引头上了!
各种导弹的优缺点都有,就看怎么选择了。
不过,相比现在的有线制导导弹,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这几种都不需要释放线缆,那导弹的发动机就可以直接向后面喷射火焰了!
现在的导弹,只能在侧面开孔,从侧面喷射燃气,这样才能避免烧毁尾部的线缆,这发动机的很多能量就被浪费掉了,同时,导弹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则放线装置跟不上速度就会被扯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