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卫星导航,人人都知道GPS,这种导航卫星用的是精确授时的方式,用户只要能接收到头顶上三颗卫星发射过来的时间信号,和标准时间信号对照,就能知道这三颗卫星发射过来的信号用了多长时间,然后乘以光速,就能算出到三颗卫星的距离,再知道这三颗卫星的位置,就能用几何知识算出来自己的位置。

        再迭加第四颗卫星,就能知道自己的高度信息,由于GPS有二十多颗,就能保证随时随地头顶上都会有五六颗卫星,完全满足导航定位需求。

        在这种卫星导航系统之前,美国也有导航卫星,这就是子午仪卫星,用的是多普勒频移的方案,极地轨道,太空只有五六颗,导航精度在几十米上,关键是,动辄半个小时以上,才能飞到头顶一次。

        东方,也有类似的导航卫星计划!

        从六十年代末期设计,到七十年代末期,灯塔一号已经完成了模型星、初样星、热控星、结构星、电性星的模装和试验,可以说,地面实验已经全部做完,就等着打卫星上天了!

        就在这个时候,灯塔一号项目,下马了!

        原因也很简单,国家要发展经济,很多科研项目太烧钱!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反正美国有GPS,还有的民用信号,在当时短视之中,灯塔一号就这样烟消云散,和运十的命运一样,让人唏嘘!

        在八十年代中期,陈老就创造性的提出了双星定位原理,还利用地球通信卫星和地面站做了实验,但是,上级就是不批!

        一直到了93年,货船在海上被检查,GPS信号被屏蔽……第二年,北斗一号项目就上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