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只是报社的人,和公司里有人被买通了那么简单。

        据他的估算,怕是那些来闹事的合作方,也不正常。

        就算没有收钱,也绝对受到了什么人的挑拨。

        因为按道理来说,苏夏瑶跟他们签下的至少是两个月的供油合同,也就是说在两个月内,数量达标就行了。

        而且苏夏瑶就算再有能力,也做不到同时为所有人供油。

        当初签订合同的时候,就说明了,会有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基本上大家都是要等。

        等轮到了自己,然后苏杭公司一次性供完,再轮到下一个。

        既然都要等,现在就等于是,苏杭公司又多签了一家企业,就是苏氏集团,只是苏氏集团排在了首位而已。

        很正常的一件事,苏夏瑶就是担心会侵害到合作方的利益,才会在苏高鹏来谈判的时候,提出了这个提议。

        她在保护合作方的利益,却成了人家口诛笔伐的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