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和阁老们不拨款,那苏泽这份奏疏就形同虚设。

        苏泽说道:

        “经费自然应该从备边银拨付。”

        杨思忠看向苏泽说道:

        “苏翰林如果能从户部要来这笔银子,老夫定然让经历所抓回几个倭国细作给你。”

        果然是老狐狸,杨思忠一下子就看清楚了苏泽的布局。

        大明君臣对于倭国渗透琉球的事情未必就完全不知情。

        比如隆庆元年进贡倭刀的事情,大明上下都把这件事含糊过去了,只有福建市舶司建议,将琉球的来贡次数减少,而朝堂也立刻准奏。

        这倒也不能苛责大明,隆庆元年是什么情况,实在没办法承担再起倭乱的代价了。

        而现在局势好转,但是大明君臣对于海外藩属国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对于琉球大概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