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这种水利工程需要极强的基层治理能力。

        修造水利工程,那些土地要变成河道,临河的农田也要改造成河堤,如何安置因为挖掘工程而迁居失地的百姓。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烽烟四起,这都需要地方上有极强的控制力。

        最后就是安稳的国内外环境了。

        其实民国也想要治理黄河,但是刚刚成立导淮委员会,就撞上了抗日战争,最终治理失败。

        而在苏泽看来,现在就是一个治理淮河的好机会。

        只是这个工程,要比潘季驯的治黄方案,以及王之桓的运河方案,需要动用的资源更多。

        这就不是工部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了。

        必须要户部拨款,地方上多个部门配合,还要六科都察院督查审计,再加上地方上百姓通力合作才行。

        如果直接上书,强行通过所需要的威望点应该是海量的。

        苏泽决定还是舆论先行,在报纸上先造势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