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通商,就要设立市舶司,就要内廷派遣镇守太监。

        而如今市舶司的工作繁重,对于镇守太监的要求极高。

        隆庆皇帝也是一个谨慎的皇帝,他明白镇守太监的业务能力,决定了能不能将市舶税收上来,这些都是入内帑的钱,必须要派遣可靠的人选。

        所以直沽市舶司的镇守太监,隆庆皇帝亲自面试了几个人,最后才选中了人选。

        现在又要选派上海、泉州、广州的镇守太监,司礼监都愁得很。

        如今皇宫内,营造学社已经成了和司礼监一样,成为太监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大明在内廷设司礼监,就是专门给太监读书的地方。

        随着时代发展,司礼监逐渐成为内廷决策机构,司礼监掌印秉笔也被称之为内相。

        但是司礼监还有教导太监读书的职能,翰林院每年要选派翰林去司礼监教书。

        现在除了司礼监外,营造学社也成为香饽饽。

        如今内廷最吃香的太监,就是在司礼监读过书,又在营造学社上过课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