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抗倭战争也是同样的,倭寇不会老老实实在明军设伏的地点登陆,大明军队有时候需要转进多日才能打上一场仗。

        这样的情况下,武将个人的勇猛都已经排到了次要的位置,甚至武将临阵指挥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将领的工作,从具体的战场作战,变成了研判战略和训练军队上。

        戚继光就是最早意识到这点的大明将领,他编写的《纪效新书》就是一部有关训练军队和建设基层军事组织的书。

        戚继光对此的理解,就是“军令”。

        他给苏泽的信中总结道:

        “士卒不肄艺而驱之赴阵,是谓虐卒!虐卒者必致败亡,上负国恩,下戕黎庶,岂不哀哉?”

        “将帅未效庙算而狃於躁进,是谓罔上!罔上者必陷危亡,内耗军资,外丧疆土,罪当何诛!”

        简单的说,就是戚继光认为军队建设最重要是训练士卒,并且要在作战前做好详细的应战计划。

        这一切也要落实在军令上。

        戚继光为东胜棱堡的戍卫士兵制定了详细的军令,包括士兵什么时候能出城搜集物资,什么时候必须锁城,都详细的罗列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