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里,沈一贯再次看向苏泽,忍不住说道:

        “子霖兄,朝中怕是又有刘大夏之议了啊!”

        苏泽点头,他也明白这份奏疏的阻力。

        其实“再下南洋”,大明也不是没有议论过。

        这就要说到成化年刘大夏焚毁郑和海图的事情了。

        成化年,曾经有皇帝身边的太监进言,要重新开启郑和下西洋。

        于是皇帝派遣太监去兵部搜寻《郑和海图》,却被当时兵部车架司郎中刘大夏阻拦。

        刘大夏的理由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

        刘大夏于是将郑和下南洋的海图和福船图纸都藏了起来,坚持不肯交给太监。

        事后刘大夏将海图焚毁,郑和海图从此失传。

        离谱的是,刘大夏藏匿烧毁郑和海图的行为,却在明代作为劝谏君王的典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