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官府缺乏人手,子霖你的吏科改革是一个好办法,老夫也准备在年后推动更多的省开征商税,进行吏科改革。”

        “等这些条件都成熟后,再行财税改革,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苏泽以往也没有和高拱如此深入交谈,了解他的施政纲领。

        他也没想到,高拱的想法竟然有如此的前瞻性。

        阁部权力之争,是原时空万历朝政治斗争的一条暗线。

        万历朝以及明末政治的衰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内阁和部院大臣之间的激烈政治斗争,导致朝廷中枢失能。

        自张居正后,大明就再也没能出一个强势的首辅,朝廷政策被党争拖累,总是在左右摇摆下虚耗。

        而隆庆朝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倒是没有出现部院大臣压过内阁大臣的情况,但是高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根子上的问题,还是大明内阁名不正言不顺。

        内阁本来只是皇帝的咨询机关,逐步掌握了议政的权力,但是政治地位上却还是参谋机关的地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