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子报》于是又作删改,将艳情的细节删去,但是又额外将《拍案惊奇》作为文集出版,江南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虽然遭遇一些保守读书人的抵制,但是《新君子报》以此拓展了民间市场,特别是江南的识字市民阶层,竞相订阅《新君子报》。

        删节版虽然素了点,但有时候让人冲动的也不是那些细节描写啊!

        最后是《新乐府报》,这份原本靠着盗版《乐府新报》起家的报纸,也在苏泽的《聊斋》上找到了灵感。

        《新乐府报》干脆主攻民俗志怪的领域,专门刊登一些民俗传说的恐怖故事,而且多用白话文来写,同样获得了销量的增长。

        而且这三家民报共享发行渠道,在内陆的中心城市也铺设印刷馆,开始和《乐府新报》抢占市场。

        等到苏泽放下笔,两人这才进入报馆。

        “肩吾兄什么时候来的?”

        沈一贯笑着说道:“来了好一会儿,刚才和一甫兄谈报纸的事情。”

        罗万化下了决心,对着苏泽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