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仁义礼智浑然全具,而恻隐羞恶恭敬是非随感而发,鄙意窃谓此是良知本体。”
“诚之一字,于学极有力。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只一念之发不能存诚,良知便从此失去,况望其能致也。”
徐阶作为内阁首辅,要在内阁中讲学,其他阁臣自然也没有办法。
但是面对徐阶开口闭口的“致良知”,三人的态度各不一样。
高拱是明显的厌恶。
高拱并不是厌恶王阳明,而是厌恶朝堂上的这股讲学之风。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因为内阁首辅徐阶痴迷阳明心学,如今京师中讲学之风极盛,文人士大夫聚会都在讲“致良知”。
而且王阳明已经死了很久了,所以心学也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流派,在高拱看来,很多流派的理论甚至已经背离了王阳明的本意。
比如在南直隶颇为流行的泰州学派,主张百姓日用为道,这点高拱但是不反对。
但是泰州学派讲究顺从欲望,其子弟行为乖张、个性张扬,甚至还有李贽这种直接骂孔子的狂儒。
然后还有徐阁老老师聂豹的守静学派,整日里避世枯坐,开口闭口良知,搞得和禅宗的和尚一样,一开口就是“身论”“心论”那一套玄虚的,和魏晋那帮谈玄的差不多,最为高拱所不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