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通道的墙壁并非实体,而是由凝固的疑问构成。星尘每走一步,脚下就泛起涟漪般的哲学命题:“选择是否必然导致分歧?““多样性是否以效率为代价?“这些文字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重组变形,展现出不同宇宙给出的矛盾解答。

        “小心。“影尘的灰调印记微微发亮,“第三十七步右侧,真理湍流。“

        星尘及时调整透明印记的输出频率,抵消了那股试图将她们思维固化的力量。两人默契地维持着能量平衡——这是穿越通道的唯一方式,任何单一印记都会立即被迷宫同化。

        “看那个。“星尘指向墙壁上一段特别明亮的文字,那是主宇宙与第零维度对“集体与个体平衡点“的解答史,两个宇宙的路径如DNA双螺旋般交织缠绕。

        影尘的印记产生微妙共鸣:“我们改变了实验,现在实验也在改变我们。“

        通道突然分岔,呈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条路标显示“确定性的尽头“,另一条则是“混沌的彼岸“。星尘与影尘对视一眼,同时摇头——两者都不是她们的目标。

        “应该有第三种选择。“星尘的透明印记扫描着分岔处,“源初之核不会给我们二选一的陷阱...“

        果然,当两人印记共振达到特定频率时,墙壁上浮现出几乎透明的第三条路径:“问题本身的进化“。

        踏入这条隐藏通道的瞬间,周围景象剧变。问题不再是墙壁上的文字,而成了可交互的全息场景。星尘伸手触碰一个关于“艺术必要性“的命题,立即被拉入某个未知宇宙的片段——那里文明将全部资源投入实用技术,却在某个临界点集体陷入创造渴望,自发发展出数学美学。

        “每个接触都是知识传输。“影尘谨慎地体验另一个片段,“这通道本身是...“

        “...一个活体图书馆。“熟悉的声音突然插入。通道壁上浮现出编目员的银发形象,“或者用你们能理解的说法——所有实验宇宙的交叉索引系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