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钢笔与薯片的学术碰撞
零点刚过,陆砚之睁开眼,脑子里三条热搜还热乎着。他没急着动,手指在床头柜上敲了三下——这是小唐教他的“防梦醒混淆仪式”,毕竟连续三十天接收未来词条,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没被系统腌入味。
他起身第一件事不是写通稿,而是翻出西装最上面那颗扣子。拧开,取出藏在里面的微型U盘,插进笔记本。屏幕亮起,文档标题赫然写着:《论懒是一种生产关系变革》。
两小时后,传媒学院报告厅门口挤满了学生。
“听说陆教授今天要讲顾晚舟?”
“不止,PPT里还有她打哈欠的动图!”
“这课迟早变追星现场。”
门一开,陆砚之走进来,金丝眼镜反着光,袖口墨迹新鲜,手里捏着一支老式钢笔。他在讲台站定,不说开场白,直接点鼠标。
大屏亮起,标题:《娱乐经济学中的行为符号学》。
底下一片安静,连刷手机的都抬起了头。
“先说结论。”他声音不高,“‘慵懒美学’不是营销话术,是一场静默的罢工。”
有人举手:“老师,您是不是太夸张了?不就是穿睡袍卖货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